銀簪子,早就耳聞這一部不錯的紀錄片,沒想到學校裡的通識週竟然選擇三部都很棒的紀錄片當這次活動的主題。『女性所書寫,詮釋歷史的記憶』
我事前做了一些看紀錄片的工作,這是我的第二部紀錄片觀賞,第一部是月亮的孩子,全景印象製作的。看了些關於蕭菊貞的介紹,關於紀錄片的內容。進到學笑的中正堂等待片子的撥放,為了影片的撥放效果,放映師堅持所有場內的燈光必須全部關閉,而場內的等待的學生卻安靜地出奇,不知道是導閱的潘老師提醒大家轉換一種心情看紀錄片的關係?還是真的大家突然對紀錄片有所感受,沒有聲音的等待,等待片子從螢幕中顯現......只有安靜......
一幕幕的紀錄呈現眼前,我看著畫面的老榮民敘述著當時的情景,如何離家,如何深根台灣,導演從他離家回家延續訴說他父親輩的老兵如何回家?對於家的情感。這個發生在1949年的歷史記憶,在我們這一輩裡只有耳聞,聽父母提起,但是當我看到屏東榮家時,我的淚已經悄悄的濕潤了眼框,這是一個我熟悉的地方,經過歲月的洗禮,斑駁,滄傷,彷彿我已經聞到了一陣陣的霉味....
我也開始想起我父親的第一次回家.....回家對父親而說如同紀錄片一樣,困難重重,先是申請出了問題,而奶奶在中風之後得知我們即將返家就日夜盼望他的長子能回家,而在申請的過程遭到延誤,奶奶終究是沒盼到父親的回家,回到山東的老家已是奶奶忌日的五七了,我們到墓地去祭拜,沒想到當時的大陸當局政策是不立碑,所以只看到一苤黃土,父母對著黃土祭拜,久跪不起,我跟著五七祭祀的親人隊伍,走在別人的田裡,聽到地主大聲嚷著,別採到我的豆子。我不懂為什麼不埋葬在自己的田裡,至今我都不曾再問過父親。而我,對奶奶的過世一點哀傷的情緒都沒有,我只看到父親紅著雙眼,心中充滿對父親的不捨,對奶奶,不曾謀面所以那一份該親密的感受全無。
第一次回到『老家』我對那裡的親情印象並不是很好,只對那個無辜的姪女有一份憐惜,女兒身,一胎制的無辜者,堂哥一連生了二個女兒,最後生了個男娃兒,但受到一胎制的影響,老大早就送給別人,老二寄養在別人家裡,而她似乎知道在院子裡的女人是他母親,但她卻叫她阿姨。
記得我離開家鄉時,我告訴父親,我如果會再回山東老家一定是因著爺爺那可愛的鬍鬚,及天真的笑容才會讓我再回山東的。爺爺以為這一次的回家,他要跟我們回台灣,所以把他心愛的畫眉鳥也賣給別人,等我們到了那裡他才知道不是這一次要帶他回台灣,他有一點失落,他要去找買他畫眉鳥的人,要他再賣還給他。
後來,父親每年都會回老家看望爺爺,直到前年爺爺過世,過世的時候,父親趕忙趕回老家跟叔叔們處理後事,因為爺爺是高齡,加上幾年來往返的相處,父親的難過比較淺,回來我們也並沒有依習俗帶孝,而我就那麼一次回老家看看,再也沒回去過了。
我想『老家』對父親才有深刻的回憶,就像片中說著這是蕭爸爸小時後唸書的地方,這些類似的話語,我也都在第一次回家時聽叔叔們說過.......
在這個台灣本土化的潮流裡,蕭菊貞敢拍著種表面看起來極具有民族意識的紀錄片,我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氣。我想如同最後導讀的潘老師代替蕭菊貞所說的一樣,他不是要引起爭議,他只是想幫這一批即將凋零的老兵留下一點紀錄,如此而已。
我想他做到了~
- Nov 27 Tue 2001 15:34
【咖啡喳喳】銀簪子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