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學期開了一門課「勞動社會學」,對社會學而言,我應該上的不很「社會學」,但從勞動社會的角度,看勞動者(labor),有許多哀怨,有許多社會忿忿不平,但我總在課程之後,給予學生如何正視與面對問題,我們能做什麼?
給學生的作業是『台北‧幾米」紀錄片。
沒想到學生給的心得,竟是一堆同情,那反觀自己,能做什麼?自己能改變什麼?
學生不愛閱讀,但看電影很OK,但是似乎要把他們心中的感想透過文字,似乎有點困難。看得出部分的學生很有感覺,但卻很難從文字中在看到些什麼?至少五百字的作業,卻只有短短的文字,似乎深怕我看出什麼?或真的是寫不出那一份心中的感受呢?
一早,看完他們的作業,看了商週寫的探索學校,不禁又沈重起來。
我們還能給孩子什麼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cellar 的頭像
    micellar

    咖啡蟲的教室

    micell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