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個標題在心中縈繞很久,一方面是看了這部片子,二方面是昨天也給我的導生看了這部片子,而自己對這個『詞』一直有很深的感觸。
昨夜是一個不眠的夜,在網路上跟畢業的校友聊天,聊到痛徹心扉,匆忙的落荒而逃。
我和先生執行一班雙導師的班級,是真的雙導師制度,因為兩個人都在職進修,回學校的時間不同,剛好可以顧一班的導師,全校老師在職進修人數比例偏高,導師變的人手缺乏,我和先生都教這一班,所以這樣的方式暫時彌補導師不足的窘境。昨天空堂時間撥放這一部片子給學生看,約只有四分之一的學生看完整部片子。心裡有一些失望。
在網路上討論也是學生的事--社團學生,他們的學妹;我花了很長的時間去與他們『溝通』(現在想到這兩個自就汗顏)顯然沒效,他去參加學校的幹訓,聽說上了一門課,人際關係,他突然覺得該跟老師夥伴們『溝通』了,當場猶如晴天霹靂。在床沿看一本『教室裡也有春天』的書,安慰自己老師也是人,老師常常希望扮演學生的『心靈訪客』悄悄的進入學生心房,但卻也常常不得其門而入,輔導技巧,加上時間,我想少都能叩關成功。『時間』是我的致命傷;這位學生在我回屏東的短短兩天,我有空的時間他要去打工(中午)他有空堂的時間,我在上課。只能靠文字,通電子郵件。可是我漸漸發現,文字要能充分表達心境,是一件困難的事;一方在電腦前看著文字,當時的情境,會讓他想到什麼?(就像昨晚在網路上一樣)他看到了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了嗎?『不知道』見了面匆匆一撇,也聊不出什麼?我想這是這一個案例失敗的原因。自己倒是費盡心力在文字上琢磨,但卻不得其門而入。
我常常讓學生當我的『心靈訪客』,有時候覺得老師、學生,年齡差別之外多的只是專業知識,每一個人的生活背景不同,都有自己經歷過的經驗,他都可能成為自己的『心靈訪客』如電影般的陳述著。一位世界知名的小說家,跟一位在黑人區長大的貧窮小孩,心靈交會的剎那是感人、是心有戚戚焉。同事說這一部片子對學生太深,我想他是從事文學批評、文藝創作,他看到的是寫作上的感受(更深一層的意義)我想我想給學生看的只是很簡單的『心靈訪客』,只要自己的心是打開著,門內的訪客是會絡繹不絕的,不是嗎?

一次輔導學生的失敗,讓自己在這個節骨眼,心靈感冒好一陣子。老師的挫敗常常在學生心目中是不以為然。『老師高高在上,哪有什麼挫敗感?』別忘了,老師的心也是肉做的,有血有淚,失敗了也會傷心,難過了也會流淚。不是嗎?
門仍舊會打開,依然大大的開著,我想這就是我最愛的工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cellar 的頭像
    micellar

    咖啡蟲的教室

    micell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